首页 资讯 报考 备考 院校 学习视频 免费试听 课程领取 报名咨询

主考院校
主考院校

栏目导航: 主考院校 开考专业 院校动态 院校地图

南开大学

  • 高校类型:985工程,211工程,一本院校
  • 地址:天津市卫津路94号
  • 电子邮箱:
  • 学校网址:www.nankai.edu.cn
  • 院校简介

      南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母校。南开大学由严修、张伯苓秉承教育救国理念创办,肇始于1904年,成立于1919年。1937年校园遭侵华日军炸毁,学校南迁。1938年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合组西南联合大学,被誉为“学府北辰”。1946年回津复校并改为国立。新中国成立后,经历高等教育院系调整,成为文理并重的全国重点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对外贸易学院、中国旅游管理干部学院相继并入,经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支持,学校发展成为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2015年9月新校区建成启用后,南开大学初步形成了八里台校区、津南校区、泰达学院“一校三区”办学格局。南开大学坚持“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弘扬“爱国、敬业、创新、乐群”的传统和“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的理念,以“知中国,服务中国”为宗旨,以杰出校友周恩来为楷模,作育英才,繁荣学术,强国兴邦,传承文明,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南开大学占地455.69万平方米,其中八里台校区占地122.50万平方米,津南校区占地245.89万平方米,泰达学院占地6.7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198.67万平方米。按照“独立办学、紧密合作”的原则,与天津大学全面合作办学。


      南开大学是国内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之一。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了文理并重、基础宽厚、突出应用与创新的办学特色。有专业学院24个,学科门类覆盖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农、医、教、艺等。学校积极构建和发展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的学科体系,有本科专业80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8个。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覆盖35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一级学科天津市重点学科27个。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8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科技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环保总局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中心3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13个,天津市工程中心3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9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外专局“111”创新引智基地7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5个,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7个,“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7个,“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4个。


      2016年末,我校图书馆藏书305.74万册,拥有可访问的数据库系统338个,数据库资源几乎覆盖所有学科领域,涵盖了学术期刊、电子图书、学位论文、专利文献等各种文献类型。


      南开大学拥有一支公能兼备、业务精湛、奋发有为、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有专任教师202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729人、硕士生导师850人,教授734人、副教授824人。有两院院士11人,“863计划”首席科学家2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3人(14人次),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6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3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25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5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4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0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16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6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11人、主要成员29人,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10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8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7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9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70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获得者20人,教育部“教学名师奖”获得者8人,天津市教学名师奖30人,国家级教学团队9个,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9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2人,天津市“千人计划”入选者134人,其中创新人才长期项目15人,天津市“人才发展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3人,天津市“人才发展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6人,天津市“131”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50人。


      南开大学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的完整教育体系。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5647人,其中本科生14068人,硕士研究生8231人,博士研究生3348人。有成人教育学生260人,远程教育学生46323人。


      南开大学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取得了一批国内外公认的优秀科研成果。2007年以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获国家教学成果奖7项、国家级精品课35门、精品视频公开课15门,获中国青年科技奖2项,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累计入选20篇。10项成果获2015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奖。2013年,被SSCI收录论文28篇,被CSSCI收录论文1432篇。2014年,被SCI收录论文1432篇,被EI收录论文822篇,被CPCI-S收录会议论文98篇;“表现不俗”论文数661篇,占SCI收录论文总数的46.16%。2015年度,南开大学SCI收录文献1463篇,同比去年增加31篇,增幅2.16%,全国高校排名第36位;EI收录论文数922篇,同比去年增加100篇,增幅11.22%,全国高校排名第54位。近十年SCI收录论文篇均被引用次数14.84次,在全国累计被引用篇数较多的高校中保持第1位,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南开大学秉承“知中国,服务中国”的优良传统,积极发挥学科、人才和技术优势,努力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特别是全方位服务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中国APEC研究院、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滨海开发研究院、教育与产业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人权研究中心、当代中国问题研究院、WTO研究中心、国家经济战略研究院、津南研究院、统计研究院、生态文明研究院等研究机构是国家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的“智囊团”和“人才库”。学校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原则,全面对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积极推动各类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与一批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2014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协同创新中心通过国家第二批“2011计划”认定,成为我国经济学领域首个获批的协同创新中心。


      南开大学不断强化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珍视“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的办学理念,以“注重素质、培养能力、强化基础、拓宽专业、严格管理、保证质量”为教学指导思想,实行弹性学制、学分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把“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作为育人的基本环节,以杰出校友周恩来为楷模,塑造学生健全人格、高尚品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开办“创业班”,建设“青年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打造创业服务和项目预孵化的实体平台。制定实施《南开大学素质教育实施纲要(2011—2015)》,出台《本科生素质发展辅学指导意见》,建立“立公增能”学生素质发展辅学支持体系,全面构建南开特色的“公能”素质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南开大学以优良校风著称,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青年学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了丰富高雅、活泼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南开毕业生以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富于开拓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受到社会各界青睐。


      南开大学有着广泛的国际影响,与国际知名的320多所大学和国际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承建了美国马里兰大学孔子学院等9所海外孔子学院,2012年、2015年两次获评“孔子学院先进中方合作院校”。学校承担了国家汉语对外教育培训任务,推出了牛津项目等一批水平较高的海外学习项目,参加了达沃斯全球大学领导者论坛,筹办了首届“天津论坛”,承担了国际公立大学联盟(IFPU)秘书处工作,首批入选国家汉办“新汉学国际研修计划”,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联合设立南开大学—格拉斯哥大学联合研究生院,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


      南开大学先后授予数学家陈省身、物理学家吴大猷、经济学家扬•米尔达尔、台湾海基会前董事长江丙坤、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新加坡总统陈庆炎、法国宪法委员会主席洛朗•法比尤斯等10位国际著名人士名誉博士称号。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罗伯特•蒙代尔、彼得•杜赫提、卡尔•巴里•夏普莱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韩国前总统金大中,欧盟委员会前主席、意大利前总理罗马诺・普罗迪、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著名作家金庸等被聘为名誉教授,一批海内外知名学者、著名政治家、企业家任客座教授、兼职教授。


      南开大学将继续坚持南开道路,光大南开品格,弘扬南开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强化质量特色,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强势学科、教育质量提升、科研创新、服务滨海、国际化六大战略,向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


    招生简章

    天津市高等教育10月自学考试报考简章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国家学历考试。应考者按开考专业及专业考试计划的要求参加考试,课程考试合格成绩记入考生考籍电子档案;不及格者可参加下一次课程考试。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均已取得合格成绩(含实践课程),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或毕业设计,且思想鉴定合格者,由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颁发附署专业主考学校印章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科或本科毕业证书。取得本科毕业证书者,可到专业主考学校的自学考试管理部门,办理学士学位申请。

    一.报考条件

    凡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者,不受性别、民族、信仰、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报名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对有限制性报考条件的专业,考生须按有关规定报考。

    二.报名时间

    网上报名时间:2019年5月29日12:00 开始—2019年6月4日17:00 结束

    各区自考办提供网上报名环境的工作时间:

    2019年5月29日 —2019年6月4日(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三.报考办法

    考生(包括首次报考的新生)报考均采用网上报考的办法。考生需根据开考专业的要求,选择个人报考或集体报考的方式。报考请登录“招考资讯 (http://www.zhaokao.net/zxkssecond) ”网站。

    1.报考“面向社会开考专业”、“合作开考专业(非证书课程)”的考生须由个人直接上网报考。

    2.报考“部门委托开考专业”的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到委托部门注册,由委托部门组织集体报考。

    3.报考“职业技术专业”的考生须到所在的助学单位进行集体报考。

    4.报考工作具体详情,请登录“招考资讯”网站进行查询。

    四.实践课程考核报考注意事项:

    1.报考实验类实践课程考核的考生,于2019年5月29日12:00 —2019年6月4日17:00 登录网站进行报考。请注意:报考后,请考生即时在该网站上查询所报课程的主考校或考核单位及地点。

    2.凡报考实践考核课程的考生,报考后请于2019年6月14日—2019年6月15日前往主考学校或考核单位报到。具体详情请考生认真阅读“招考资讯http://www.zhaokao.net/zxkssecond”网站上的 “2019年10月份实践课程考核报名必读”。

    五.考试时间

    2019年10月19日、20日共两天。

    六.考试信息的查询

    报名考生的考试信息查询均在为网上进行,2019年10月10日(12:00)考生可登录“招考资讯”网站查询考试时间、考试地点、考场及座位等考试信息,同时可打印本次考试纸质“准考证”。

    七.新生《准考证》制证办法

    1.新生网上报名时,须上传浅蓝色背景近期一寸标准证件照电子版(要求文件格式为jpg 大小不超过20KB,宽*高为295*413PX,300dpi)

    2.新生需在2019年10月10日—10月18日,在报名报考系统中下载并打印准考证及考场安排。

    八.收费标准

    根据天津市物价局、财政局(津价费【2010】98号)文件规定,每报考一科须缴纳报名考务费40元;

    九.各区自考办地点及联系电话

    单位名称

    办公地点

    联系电话

    邮编

    天津市自考办

    西青区宾水西道395号

    23769300

    300387

    和平区自考办

    鞍山道85 号(鞍山道与甘肃路交口)

    27113425

    300041

    河西区自考办

    河西区越秀路建春里2增1号

    28379077

    300203

    南开区自考办

    复康路5号

    23346508

    300074

    河北区自考办

    中山路205号(区教育局职教科)

    26288183

    300140

    河东区自考办

    八纬路(荣兴公寓10号楼旁)

    24136312

    300170

    红桥区自考办

    大丰路先春园小区文昌宫小学院内

    27272149

    300120

    东丽区自考办

    东丽运进路51号教育局10楼

    24392336

    300300

    西青区自考办

    西青道329号(电大工作站院内)

    27940982

    300380

    津南区自考办

    津南区津沽路77号(教育局六楼)

    88511003

    300350

    北辰区自考办

    京津公路富锦道1号(教育中心三楼)

    85307232

    300400

    滨海新区

    塘沽自考办

    向阳南街12号(教育中心院内南楼)

    25861367

    300451

    滨海新区

    汉沽自考办

    铁狮坨街(教育中心院内)

    67963755

    300480

    滨海新区

    大港自考办

    旭日路6号(津岐公路与旭日路交口)

    60989979

    300270

    蓟州自考办

    蓟州区渔阳镇兴华大街4号

    (教育局院内)

    29142513

    301900

    宝坻区自考办

    宝坻区南三路6号

    82627805

    301800

    宁河区自考办

    芦台镇新华道34号(教育局内)

    69592751

    301500

    静海区自考办

    静海镇建设路3号 (教育局内)

    28942360

    301600

    武清区自考办

    武清教育中心(富民道与泉旺路交口)

    60911805

    301700

    天铁集团自考办

    河北省涉县

    0310-3974533

    056404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自考专业

    院校动态

    更多

    考试倒计时

    距离2020年10月自学考试还有:

    0
    自考助学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扫码关注自考助学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
    获取更多自考资源、最新自考消息!

    学历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