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报考 备考 院校 学习视频 免费试听 课程领取 报名咨询

主考院校
主考院校

栏目导航: 主考院校 开考专业 院校动态 院校地图

长春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 高校类型:二本院校
  • 地址:长春市朝阳区南湖大路6316号(南湖大路与松辉路交汇)
  • 电子邮箱:cj@ccit.edu.cn
  • 学校网址:http://jxjy.ccit.edu.cn/
  • 院校简介

      长春工程学院是2000年由三所具有50年办学历史的全国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长春建筑高等专科学校、长春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长春水利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一所以工为主,工、管、文、理、艺术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普通本科大学,隶属于吉林省人民政府。


      一、历史沿革


      学校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新中国建立初期。早在1951年9月到1953年7月,为在短时期迅速恢复和建立国家基础工业体系,经东北人民政府、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筹划和批准,分别成立了长春土木建筑高级职业学校、长春测量地质技术学校和长春水力发电工程学校。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三所学校均几经易名,隶属关系和办学层次多次变更,主要归属原冶金工业部和水利电力部管理,为冶金建筑、冶金地质和水利水电行业培养一线专门技术人才。


      1984年到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三所学校分别升格为长春建筑专科学校、长春冶金地质专科学校和东北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在此后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中,三所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为推动我国高等工程专科教育发展,积累和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有4项教学改革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教务处曾两次被教育部评选为“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务处”;1997年,三校均被教育部遴选确定为全国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在当时全国高等专科教育改革和建设中发挥了带头和示范作用。


      1996年开始,三所学校陆续招收并培养建筑工程等16个专业本科生。


      2000年3月,教育部正式批准长春建筑高等专科学校、长春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长春水利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长春工程学院。合校以来,学校办学规模得到扩大,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建成了以建筑、地质、水利、电力、机械、电气工程等工科专业为主,工学、管理学、文学、理学和艺术等学科门类交叉共存的人才培养结构和具有应用型教育特色的教学型大学,凝练形成了“以应用能力和工程素质为主线,努力培养面向基础工业基层一线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曾多次被吉林省政府、长春市政府授予“模范单位”、“文明单位标兵”等称号,学校党委被长春市委授予“先进党委”称号。


      2007年2月,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和教育部批准,学校成为全国具有国防生招生资格的七十所大学之一。


      2011年9月,学校被教育部正式批准为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2011年10月,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开始在水利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


      二、办学条件


      学校现有湖东校区和湖西校区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45.8万㎡;各类校舍总建筑面积46.4万㎡;运动场地总面积7.8万㎡;固定资产总值7.34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7亿元;图书馆馆藏印刷型图书123万册,电子图书102万种,中外文期刊900种;校园网覆盖全校;建有计算机基础训练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先进制造技术实践教学基地、电力系统仿真实践教学基地、土木工程施工工艺实践教学基地、岩土工程与钻探实践教学基地、电厂仿真实践教学基地、服装工艺实践教学基地、现代商务模拟实践教学基地和管理工程实践教学基地等10个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有131个校外实习基地,其中相对稳定的基地84个;学校建有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4个。


      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水利水电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3个学科为吉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造价、热能与动力工程、测绘工程等10个专业为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


      三、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1260人,其中,专任教师702人,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120人、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37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08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74.34%。有2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和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5人被遴选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2人被遴选为吉林省高级专家,5人被遴选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10人被遴选为吉林省级主讲教授、教学名师和中青年骨干教师,7个教学团队被评为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18人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16人曾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 58人被中国科学院、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科研单位和高校聘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四、人才培养


      学校办学以本科教育为主,同时举办研究生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4679多人,其中本科生13188多人,研究生163人,专科生(含高职生)近1279人,另有成人教育学生近一万人。


      学校设有机电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能源动力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勘查与测绘工程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管理学院、理学院、外语学院、计算机技术与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国防教育学院、研究生部、人文社科教学部、体育教学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和继续教育学院等17个教学单位。设有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管理等44个本科专业和21个专科专业。


      在长期办学历程中,学校秉持笃行务实、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敬业奉献的光荣传统,发扬“重教崇实、和谐创新”的优良校风,始终将人才培养质量视为办学的生命线,始终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综合提高”的育人理念,始终坚持以应用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为主线,积极推进各项教学建设与改革,专心致力于培养“安心基层、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科专业建设成效显著,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和赞誉。


      近6年,学校生源质量和就业质量不断提高,在吉林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稳定在省属高校前六名,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位居省属本科高校前列。


      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12万余名专业技术人才,他们中的大多数常年奋战在工程技术一线,为发展我国建筑、地质、水利、电力等基础工业行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中国的大地上,凡有大型建筑工地、金属矿山、水电工程和电力工业的地方,就有长春工程学院毕业生的身影和业绩。


      五、教研与科研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研究与改革对教学工作的先导和促进作用。“十一五”以来,全校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主持或参加了408项各级各类教研教改课题,其中省部级课题123项;获吉林省教学成果奖28项;获省级以上(含省级)现代教育技术优秀成果奖33项;出版教材和专著210部;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优秀课程52门;建有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


      学校坚持产学研互动发展,积极推进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工作,努力为吉林经济社会发展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做贡献。学校建有吉林省配电自动化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汽车零部件集成制造技术研究中心、吉林省城市建设发展研究中心、吉林省土木工程抗震减灾实验室、吉林省城市污水处理重点实验室、吉林省水工程安全与灾害防治工程实验室、吉林省建筑能源供应及室内环境控制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级科技平台9个;学校与企业共建产学研基地23个;建有1个省高校创新团队。“十一五”以来,我校教师主持和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000余项,其中国家级课题23项、省部级课题470项。近5年,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项67项,其中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2176余篇, 其中三大索引和人文社科权威级学术期刊论文551篇。


      六、对外交流与合作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英国西苏格兰大学、俄罗斯南俄国立技术大学、德国雅德应用科学大学、韩国莲庵工业大学、俄罗斯伏尔加顿斯克工程学院、俄罗斯阿穆尔共青城国立技术大学、台湾国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学、台湾朝阳科技大学等国(境)外高等院校建立了校际联系和学术交流关系,并互派专家、学者、留学人员进行学术交流,开展教育和科研合作。目前,学校已与英国西苏格兰大学合作开办了土木工程专业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学校设立了中青年教师出国进修专项经费,选派中青年教师出国进修。近5年,共选派近70人次教师赴美国、日本、俄罗斯、英国、德国、荷兰、丹麦等国外高校进行访学、交流或进修。


      学校十分重视保持和加深与冶金、有色金属、建筑、水利、电力等行业企业的传统联系和友谊,不断巩固和扩大产学研合作教育领域。



    招生简章

    2019年10月吉林自考报名工作通知

    按照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安排,我省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定于10月19日至20日进行。现就此次报名和报考工作事项通知如下:

    一、报名和报考条件

    1.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宗教信仰、财产状况及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报名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2.报考本科考试的考生,在申请本科毕业时,须具有国民教育系列专科或以上层次毕业证书。国民教育系列专科或以上毕业证书的有效性,可通过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www.chsi.com.cn/)进行查询。

    二、报名和报考时间、网址及确认地点

    1.报名和报考时间为2019年8月30日9时至9月12日下午16时截止。新报名参加自学考试的考生应尽量提前完成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然后才能在网上报考自学考试相关考试科目。

    2.报名、报考网址: http://www.jleea.com.cn/。

    3.新生报名现场摄像、身份审核确认地点(简称确认点):各市(州)、梅河口市、公主岭市教育考试院(招生办、自考办),各县(市、区)招生(自考)办公室和相关高校报名点。每天现场确认时间9:00—16:00。

    4.报名、报考结束后,省教育考试院将于9月13日至17日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编排考场,并上报教育部考试中心。

    三、报名和报考办法

    我省自学考试考务费实行网上缴费,考生可通过各大银行网银和微信等支付手段实现网上缴费。报名工作分为新生报名和考生报考两个环节。

    1.新生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新报名参加自学考试的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登陆报名网址进行网上报名申请,并在网上打印信息确认卡。网上报名完成后,考生需持本人第二代身份证(或港澳台身份证件),携带打印好的信息确认卡到相关确认点进行现场确认。各确认点负责采集考生自然信息和摄像工作,同时对外省籍考生进行资格审查。现场确认环节完成后,考生方能取得自考考籍。考生建立考籍信息后,应尽快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网上报考和缴费工作。如考生本次参加网上报名并已通过现场确认、建立考籍,但未完成网上报考环节,则该考籍信息无效。

    2.网上报考。已经在吉林省建立自考考籍,并建立《吉林省自学考试考生信息确认卡》(以下简称信息确认卡,关于信息确认卡的说明详见附件),通过审核的考生,应在规定时限内登陆报考网址进行报考。考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本次考试所要报考的科目并完成网上缴费。考生完成网上报考和缴费后,报考信息将不能在网上进行更改;如需更改报考信息,考生本人持有效身份证件和已缴费的《吉林省自学考试网上报考申请表》到所属的现场确认点申请撤销原报考信息后,方能重新在网上进行报考和缴费,原报考费用由系统自动退回原账户。

    3.对已经建立考籍但未建立有效信息确认卡的考生,网上报考申请时会为考生提供信息确认卡的打印。考生本人须持第二代身份证并携带打印好的信息确认卡到确认点进行现场确认,确认点审核后方可进行网上报考。

    四、具体要求

    1.已经建立信息确认卡的考生必须在建立信息确认卡的考区参加考试。新考生或没有建立信息确认卡的本省自学考试考生必须持本人第二代身份证在户籍所在地教育考试院、招生办(自考办)申请报名建立信息确认卡后再进行报考。若户籍所在地没有设置自学考试考点,可以到其所在的地级市(州)政府驻地的考试机构报名参加考试。

    2.外省籍新考生资格审查。我省原则上不接待非本省籍新考生报名。因在我省长期工作、学习的外省籍人员需要在我省参加考试的,必须提供以下证件:

    (1)吉林省普通高等院校在读的外省籍考生,持本人第二代身份证在网上进行报名,报名时系统会自动对考生本人的学信网学籍信息进行比对校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报名。报考高职高专和二学历自学考试的考生必须选择和学籍信息一致的报名点进行报考。

    (2)在我省长期工作的外省籍考生,完成网上报名后,需持本人二代“居民身份证”、我省社保管理部门出具的“个人参保证明”等有效证件在工作所在地确认点进行现场确认。各确认点应对考生相关证件严格审核、确认,重点做好以下审核工作:

    一是各确认点需对外省籍考生本人的二代身份证进行校验;

    二是各确认点需对外省籍考生提供的“个人参保证明”的二维码逐一扫描确认,核实无误后由各确认点将考生提供的“个人参保证明”通过报名系统上传,上传照片所附信息和二维码须保证清晰、准确,考生提供的证明原件要留存备查。未及时通过系统上传的“个人参保证明”考生,无法通过现场确认,将被取消报名资格。

    三是各地区考试机构负责对本地区外省籍考生报名的最终审核,要重点对所辖县(区)外省籍考生的报名情况进行检查复核,对于未及时通过系统上传相关证明的考生或不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要取消报名资格并及时告知考生。

    (3)军人须在网上报名后,持身份证、军官证(或士兵证)在部队驻地确认点进行现场确认。各确认点现场确认时需在系统中上传   “军官证”或“士兵证”原件照片。

    3.各本科院校、高职院校报名点只允许接待本校全日制在籍学生按规定进行报名,否则考生将无法通过网上报名和毕业审核;开设的专业必须为吉林省教育考试院或原吉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批复的专业,未经批复的专业,不允许接收考生报名考试。各中职院校报名点要认真做好原有考生的报考工作,不再接受新生报名。

    4.涉及15位身份证号升位或18位身份证号码错误的考生,由确认点于当日15时汇总后提交电子文件到省教育考试院进行更改。确认点在报名结束后统一将纸质材料上报省教育考试院备查。

    5.考生在报名时提交的相关材料必须真实、准确、清晰,符合规定,否则不予以通过报名审核。

    五、收费标准

    考务费收费标准按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关于调整自学考试考务费收费标准的批复》(吉省价综号[2012]8号)文件规定收取,收费标准为45元/生•科次。

    六、动画(本科)专业相关课程考试安排

    自2019年下半年起“动画(本科)”专业中的“动画运动规律(04504)”、“原画设计(04505)”、“角色设计(04506)”、“动画场景设计(04507)”、“动画设计稿(04508)”等五门课程,统一由长春市自考办按照国家考试时间(上半年4月份,下半年10月份)安排在长春市朝阳区社会标准化考点考试。自2019年下半年起,动画(本科)专业新报名考生网上报名后,统一在长春市朝阳区招生办进行现场确认。老考生可直接在吉林省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报考,选择考试科目后直接网上缴费即可。根据主考院校意见,2019年下半年安排“动画运动规律(04504)”、“原画设计(04505)”、“角色设计(04506)”、“动画场景设计(04507)”等四门课程在朝阳区社会标准化考点考试。

    七、其他事项

    1.   按照国家统一规定,从2016年开始考生外省转考将统一从网上办理,具体程序按照吉林省教育考试院官网相关通知要求办理。2016年以前转入我省的考生档案需要考生本人持身份证和转考介绍信到吉林省教育考试院接待大厅办理落籍手续。

    2.考生如需办理省内合档、信息更正等业务,应在报名期间到确认点统一办理,逾期不予受理。

    3.其他未尽事宜,将通过吉林教育考试院官网和考试项目管理平台予以发布,请各级考试机构和考生及时查阅。

    4.报名期间,各确认点要妥善安排人员配备,及时准确做好现场报名确认及考生咨询和答疑工作、确保今年下半年报名和报考工作顺利完成。

    附件: 关于建立吉林省自学考试考生信息确认卡的说明.doc

    吉林省教育考试院

     

    自考专业

    数控加工与模具设计 (本科)专业代码:080327

    工程造价管理 (本科)专业代码:082231

    院校动态

    更多

    考试倒计时

    距离2020年10月自学考试还有:

    0
    自考助学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扫码关注自考助学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
    获取更多自考资源、最新自考消息!

    学历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