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房地产价值的双源性来源于( D ) A.房屋与土地价值的总和 B.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总和 C.土地的固定性 D.土地价值的双源性(所有权\人类劳动的凝结) 2.地产是指( C ) A.地球表层以上的立体空间 B.房屋建筑物占有的地面 C.土地及地上、地下一定范围的立体空间 D.城市建筑土地 3.长期利率的变动将使房地产投资的风险( A ) A.提高 B.降低 C.不变 D.不确定 4.房地产商品的单一性和非匀质性是由( C ) A.房地产商品的普遍性和长期性决定的 B.房地产商品的双源性和统一性决定的 C.房地产空间的固定性决定的 D.房地产商品的平衡性和对称性决定的 5.地价是( B ) A.土地中投入的资本 B.地租的资本化 C.土地使用权的价格 D.土地的价值 6.屠能的农业区位理论模式是( A ) A.利润=农产品销售价-农业成本-运输费用 B.利润=农产品销售价-农业成本+运输费用 C.利润=地租-农业成本-运输费用 D.利润=农产品销售价-农业成本-经营费用 7.根据工业区位理论,当运输成本小于所节省的工资成本时,工厂( C ) A.应当迁移到原料产地 B.应当迁移到消费中心 C.应迁移到工资成本较低处 D.不应迁移到工资成本较低处 8.在城市级差地租杠杆的调节下,大银行、大公司等商业服务业集中到( B ) A.居民住宅区 B.中央商务区 C.低地租的地区 D.环境优雅地区 9.当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大于零小于1时,表明房地产需求是(C) A.缺乏收入弹性的 B.富有收入弹性的 C.缺乏价格弹性的 D.富有价格弹性的 10.房地产升值的实质是( B ) A.房地产价格随着物价水平的上涨而提高 B.房地产所占用的土地的升值 C.市场需求的减少 D.土地和房的升值 11.某项投资收益的现值是指( C ) A.未来的投资成本根据贴现率折合成当前的价值 B.未来的投资收益根据收益率折合成当前的价值 C.未来的投资收益根据贴现率折合成当前的价值 D.未来的投资收益的总和 12.房地产投资的商业风险是指( D ) A.投资项目的物理状况引起的风险 B.负债融资引起的风险 C.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引起的风险 D.投资者所要求的总资产收益率不能实现的概率 13.房地产金融的主要职能为( C ) A.短存和长贷 B.分配和引导 C.筹资和融资 D.存款和贷款 14.按开发的规模可把房地产综合开发划分为( A ) A.单项开发和成批开发 B.新区开发和旧区改造 C.住宅用房、商业用房和工业用房开发 D.土地开发、房屋开发和综合开发 15.传统的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的最明显弊端表现在(B ) A.土地市场过度竞争 B.造成土地使用者之间利益不均 C.土地买卖价格不合理 D.土地交易市场无序 16.土地招标批租是指( A ) A.书面投标,按要求择优确定土地使用者 B.公开投标,按"先投者得"确定土地使用者 C.公开投标,按"先到者得"确定土地使用者 D.书面投标,按"价高者得"确定土地使用者 17.在住房分配渠道上,住房分配制度改革主要是( D ) A.改住房的实物分配为货币化分配 B.改无偿的福利性分配为体现按劳分配原则的工资性分配 C.把国民收入再分配范围的财政性支付改为初次分配中的工资性支付 D.把行政性分房改为通过市场流通途径购房 18.住房供应要区分收入层次,对中低收入家族提供( D ) A.档次较高的市场价商品住房 B.提供社会保障性的廉租住房 C.由所在企业提供住房 D.提供经济适用的商品住房 19.在住房价格形式和调节机制的改革方面,对一般商品住房要(D A.实行国家指导价 B.实行国家定价 C.实行房改标准价 D.实行市场调节价 20.房地产投资规模控制应把握的投资品保证准则是( B ) A.要避免房地产投资时间过于集中而引起大起大落 B.必须以房地产资源为依据确定投资规模 C.寻求一个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的规模 D.以社会对房地产商品的市场需求为基础 21.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施工现场的"三通一平"是在(B) A.投资决策分析阶段进行的 B.前期工作阶段进行的 C.项目租售阶段进行的 D.项目建设阶段进行的 22.影响城市商业地租的最主要因素是( A ) A.位置 B.肥力 C.追加投资 D.市场基础设施投入 23.在我国现阶段房地产需求是( B ) A.缺乏价格弹性B.富有收入弹性 C.富有价格弹性D.富有供给弹性 2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住房的本质属性是( D ) A.福利性 B.计划性 C.既有商品性又有福利性 D.商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