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地租理论与区位理论 一、 名词解释: 地租:泛指土地所有者把他所拥有的土地及与土地相关的房屋或其他财务(资源)租给他人所获得的报酬,是一种不仅限于土地的租金。【由原始价值、私有价值、公有价值构成】 区位:是指特定的地块所处的空间位置及其相邻地块间的相互关系。 土地转换边际理论:任何一个地段总有一种用途比其他用途有利,这种用途使该地段有最高的地租报酬。 屠能圈:由空间距离(运费)造成的利润差,决定了土地的不用类型,表现为以中心城为中心,向外呈同心圆状的6个农业地带。 二、 问答题梳理: 1、 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的比较
★级差地租形式: 级差地租Ⅰ:等量资本投在等面积的不同条件的土地上,因土地的肥力和位置的差别所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的级差地租。【具体理解如下表】
PS:社会生产价格必然由其中的劣等地的个别生产价格来决定。 级差地租Ⅱ:连续投在同一块土地上的各个资本,由于生产效率的不同,生产效率较高的资本产生的超额利润,被土地所有者占有时所转化的级差地租。 两种级差地租的关系:都是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但其投资方式、转化时期和土地经营方式不同。 2、 “屠能圈”的内容、农业区位理论的核心和对土地区位理论的贡献 (1)“屠能圈”的内容:(由内至外) 【中心城】自由农作圈<林业圈<集约农业圈<谷草农作圈<三年轮作制农作圈<畜牧圈【荒地】 (2)农业区位理论的核心:农业土地的区位级差地租理论 (3)对土地区位理论的贡献: ①提出了一种抽象化的研究方法;②以级差地租理论为基础来确定经营集约化、专业化的布局方法。 3、 影响城市土地区位的因素 ① 自然条件和环境方面因素 ② 交通和通讯方面因素 ③ 除交通和通讯以外的其他基础设施因素 ④ 人口和经济集聚方面的因素 ⑤ 社会文化方面的因素 4、 城市土地区位效益的实质——位置级差地租:土地位置对经营收益的影响。 5、 城市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基本内容
大致划分: 商业区(中央、城区、街区商业区)<居民区<内圈工业区<居民区<外圈工业区<远郊工业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