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1劳动法律关系的核心和实质是( )。 A.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B.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 C.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D.劳动法律事实 2.下列关于劳动就业服务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 A.就业服务的内容包括失业登记、职业指导、生产自救、就业训练等 B.就业服务的对象包括有劳动力供给愿望的各种劳动者及需求劳动力的各种用人单位 C.提供就业服务是政府的职责和义务 D.享受就业服务是每个公民的权利 3.甲公司在新建化工生产线投入生产的过程中,其下列行为符合《劳动法》规定的是( ) A.试运行期间,从事特种作业的操作员已经接受了专门培训,但未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B.安排女技术员参加公司技术攻关小组并到位于地下的设备室进行检测 C.安排怀孕的女职工在新生产线上从事夜间劳动 D.在防止有毒气体泄漏的预警装置调试完成之前,将生产线投入生产和使用 4.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期限是自用工之日起 ( ) A.十天内B.十五天内 C.一个月内D.一年内 5.下列情形中用人单位无须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是( ) A.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用人单位同意续订劳动合同,但降低劳动合同约定条件,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 B.劳动合同经合同双方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提出解除的 C.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被迫解除劳动合同的 D.劳动者以住所距离工作单位过远为由而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6.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在经济性裁员中下列人员可以被裁减的是( ) A.管理层人员、技术骨干和劳动模范 B.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员工 C.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女职工 D.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员工 7.在劳动法律关系体现的意志因素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 ) A.当事人意志B.劳动者意志 C.用人单位意志D.国家意志 8.下列关于试用期规定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约定的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 B.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可随时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C.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D.是否约定试用期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 9.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安排李某中秋节工作,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的工资报酬不低于工资的比例是( ) A.100%B.150% C.200%D.300% 10.用人单位可以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并须报县级以上的劳动行政部门批准的情形是( ) A.某私人餐馆招用勤杂工B.某国有企业招用电工 C.某俱乐部招用体操运动员D.某职业介绍所招用职员 11.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三方代表组成,下列不属于三方代表的是( )。 A.同级工会的代表B.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 C.政府综合部门代表D.劳动行政主管部门代表 12.下列对工伤保险说法错误的是( )。 A工伤责任具有赔偿性。 B工伤保险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 C工伤保险全部由用人单位负担。 D工商保险实行过错责任原则 13.2008年5月17日,职工郭某因为患病期间的工资支付问题与公司发生了纠纷,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正确的处理方式是( ) A.该争议符合劳动争议仲裁的受理条件,予以受理 B.该争议即使已超过申请仲裁的时效,也应受理 C.因工资支付问题发生的争议应直接向法院起诉,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D.若该争议经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调解达成协议,则应不予受理 14.下列关于劳动争议处理中适用调解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劳动争议仲裁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发生法律效力 B.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可以先行调解 C.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应当先行调解 D.调解原则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基本原则 15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的,除了责令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外,还可责令支付( ) A.赔偿金B.违约金 C.滞纳金D.罚金 参考答案: 单选题: 1B 2B 3B 4C 5D 6A 7B 8B 9D 10C 11C12D 13B 14B 20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