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分类】 一、按病程缓急和细胞分化程度分类:1.急性白血病(AL);2、慢性白血病(C L)。 二、按白血病细胞的形态和生化特征分类:1、急性白血病;2.慢性白血病;3.特殊类型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 临床表现: 1、起病:高热、贫血、出血倾向。 2、发热和感染:约半数以上患者以发热起病。 3、出血: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瘀斑均为常见症状。 4、贫血。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急性白血病的诊断一般不困难。临床有发热(感染)、出血、贫血等症状,体检有淋巴结、肝脾肿大及胸骨压痛,外周血片有原始细胞,骨髓细胞形态及细胞化学染色显示其某一系列原始细胞>30%即可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诊断依据】 发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无其他原因可解释; 脑脊液压力增高>200mmH2O; 脑脊液中白细胞数增高,找到白血病细胞; 脑CT检查。 16.急性脑血管病:脑血栓、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鉴别
【急性脑血管病】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急性脑功能损伤的一组疾病。起病骤,迅速出现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按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持续时间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4小时)和脑卒中(>24小时) 17.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种类、典型症状、诊断标准、主要治疗药物的应用 糖尿病:一般血糖{3.9-6.1};糖尿病血糖:超过7.0;胰岛素依赖型(起病急)非依赖型(起病缓) 【临床表现】三大代谢(糖、脂肪、蛋白)紊乱及水盐代谢紊乱。 1、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及体重减轻。血糖升高。 2、反应性低血糖:餐后3-5小时,胰岛素分泌明显升高,引起。 【并发症】 急性并发症:1.酮症酸中毒、2.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昏迷、3.乳酸性酸中毒。 慢性并发症: 1、糖尿病肾病:毛细血管间肾小球硬化症是主要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之一也是I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失明的主要原因。 3、糖尿病性心脏病变:1合并冠心病、2糖尿病性心肌病、3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4、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变:多见脑梗死。 5、糖尿病性神经病变:1周围神经病变、2自主神经病变。 6、其它眼病:白内障是糖尿病患者双目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 7、糖尿病足:糖尿病足为糖尿病较为特征性的病变。 实验室检查: 1、尿糖阳性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线索,但非诊断依据。血糖虽升高,而尿糖可呈假阴性,反之血糖正常,尿糖可呈阳性。 2、血葡萄糖(血糖)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空腹血糖正常为5.6mmol/L。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当血糖高于正常范围而又末达到诊断糖尿病标准者,须做OGTT。 【糖尿病(D M)的诊断标准】 1、空腹FPG≥7.0(≥126),或者OGTT 2hPG或随机血糖≥11.1(≥200); 2、空腹血糖减损:FPG≥6.1(≥110)且<7.0(<126),2hPG<7.8(<140); 3、糖耐量减低:FPG<7.0(<126),OGTT≥7.8(≥140)且<11.1(<200)。 对无症状的患者而言,必须有两次血糖异常才能做出诊断。 17.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种类、典型症状、诊断标准、主要治疗药物的应用 糖尿病:一般血糖{3.9-6.1};糖尿病血糖:超过7.0;胰岛素依赖型(起病急)非依赖型(起病缓) 【临床表现】三大代谢(糖、脂肪、蛋白)紊乱及水盐代谢紊乱。 1、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及体重减轻。血糖升高。 2、反应性低血糖:餐后3-5小时,胰岛素分泌明显升高,引起。 【并发症】 急性并发症:1.酮症酸中毒、2.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昏迷、3.乳酸性酸中毒。 慢性并发症: 1、糖尿病肾病:毛细血管间肾小球硬化症是主要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之一也是I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失明的主要原因。 3、糖尿病性心脏病变:1合并冠心病、2糖尿病性心肌病、3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4、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变:多见脑梗死。 5、糖尿病性神经病变:1周围神经病变、2自主神经病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