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收入是指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得的收入,是实现国家职能的重要保障。财政支出是指国家财政将筹集起来的资金进行分配使用,以满足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 可支配收入:表示经过收入分配之后由一国或一个部门拥有的可能用于消费或投资的收入总额,有可支配总收入和可支配净收入两个指标。 补偿性支出:是指用于弥补国有经济生产资料的消耗。 积累性支出:是指增加社会物质财富的支出。 财政收支差率:是指财政收支差额与财政收入的比例,它可以用来分析财政收执不平衡的数量界限和程度。 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点上实际存在的货币流通量,即存在于流通领域之中为各个经济单位所持有的货币量。它包括M0(现金),M1(现金+活期存款),M3(现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三个层次。 货币流通量:是指流通中实际存在的现金总量,也就是M0。 间接标价法:是指单位本币折算成外币的反复,是直接标价法的倒数。 商品周转次数:是指一定时期内库存商品的平均更新次数,计算公式为:商品周转次数=商品销售额/平均商品库存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