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公关语言与公众心理 (二)语言的正效应与负效应 “屡败屡战”与“屡战屡败”,为何不一样? (三)语言的“保龄球效应” “保龄球效应”告诉我们:学会赞美,赞美比责怪、批评更能达到沟通的目的。赞美,必须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 (四)语言的情感效应: 相似、相近、相悦 语言的情感效应是指在言语沟通中,利用心理效应(相似、相近、相悦)来调节个人态度的方式。 人际吸引的基本规律 (1)人际吸引的邻近规律 (2)人际吸引的相似规律 (3)人际吸引的互补规律 (4)人际吸引的相悦规律 (5)人际吸引的个人特征 二、公众心理与公关语言 (一)公众需要与公关语言 1、什么是需要 2、人的需要的层次性 (二)公众认知与公关语言 1、越有特色,越容易被认知 公众知觉的组织方式 (1)知觉对象与背景配合 (2)知觉归类 “知觉归类”主要是指知觉对象的组合原则,也就是公众按照连续原则、封闭原则、接近原则和相似原则,把知觉对象组合成为一个整体反映的知觉。 (3)观念的形成 1、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识 2、“第一印象”是最重要的公众印象 3、心理定势 (三) 公众态度与公关语言 2、转变公众态度的策略 (1)提高信息来源的可信度 (2)全与偏、正与反综合使用的方法 (3)巧妙利用公众的平衡心理 |